上期分享了“主营业务的分类”,本期我们来看看上市公司财报中的资产减值损失是什么,主要包括什么,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

资产减值,是指当一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企业需要对该资产进行减值处理。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聊过“上市公司资产有减值迹象时,需要计提资产减值损失”。股权、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存货、应收账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都有可能产生资产减值损失。大额资产减值对于上市公司管理层来说,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多数情况,它表示管理层承认以前投资或经营决策的失误。我们可以在公司财报(以贵州茅台、万科A为例)中搜索“资产减值损失”关键词,便可查看公司的资产减值情况,如下:

贵州茅台资产减值损失

万科A资产减值损失

我们知道有些减值是可以转回的,比如存货、应收账款和债权类投资等,从而影响利润表。正因如此,“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行为成为“不怀好意”公司操纵利润的主要手段之一。常见的手段有:

①不提或少提,增加当期利润;

②多提,减少当期,以后转回增加后期财报利润;

③超额计提减值损失,降低资产账面值,减少后期折旧和摊销,增加后期财报利润。

如果我们发现一家公司的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经常出现:或正或负的大额数字,要么公司调控报表,要么是公司的减值测试水平太烂,这种情况下是需要投资者提高警惕,必要时进行排除。

总之,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我们在阅读上市企业财报中的“资产减值损失”时,理解减值的来源、去向以及异常现象,我们还需要对上市公司的此科目可能存在的各种情况进行逐一分析排查,看看它是否存在“猫腻”,让自己对拟投资的标的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有所了解,降低我们的投资风险,记住:“分析财报,是用来排除风险企业的”。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