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受利率下行以及市场避险情绪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各大类资产的收益率下降,债券市场演绎出“资产荒”行情。在此背景下,海外债券市场的投资机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来分析一下中资企业境外债市场的投资机会与路径。
1、投资机会
中资企业境外债与境内债相比,往往具有更高的票面利率,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境外与境内的无风险利率目前存在较大剪刀差,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3%左右,而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4.2%左右;其次,受评级体系、金融市场观念的影响,中资境外债的投资者主要是境内机构,但由于资本流出受到严格管制,所以中资境外债的交易成本更高,需要更高的利差补偿;最后,相较于境内债而言,由于市场规模小、投资者受限以及交易模式的差异,境外债流动性较弱,具有更高的流动性溢价。
中资境外债的投资机会主要在城投板块。2023年以来,内地化债工作的推进以及基准利率的下降使得城投债票面利率持续下行,目前收益率超过4%的城投债已不多见。而城投境外债的票息收益相对可观,城投点心债和城投美元债的票面利率多在4%-8%,部分区域的票息可达8%以上。在收益率较高的同时,城投境外债的安全性也较高,发债主体的境内评级多在AA+及以上,且监管十分严格,发行至今未出现违约记录。
2、投资逻辑
从实操来看,中资企业境外债与境内债的差别主要在于计价货币和发行场所,发行人实际上是同一批,投资者也大多是境内机构,因此其投资逻辑也与境内债几乎一致。例如,在城投境外债的投资实践中,境内颇为流行的“城投信仰”依然适用,即投资者相信城投境外债不会违约。境外债收益率高于境内的核心逻辑是,境外债面临复杂的审批程序和严格的资金监管以及较高的跨境交易摩擦成本,这些成本及附加溢价最终转嫁给发行人承担,即发行人需提供更高的收益率来弥补投资者跨境交易的损失。
面临这么高的境外发债成本,城投公司为何还愿意境外发债呢?目前,政府为化解债务风险,严格控制城投债规模,城投公司境内原则上只能借新还旧。然而城投公司的许多支出是刚性的,例如工程款等应付账款、金融借款,因此,虽然境外发债成本高,但很多地方城投依然有动力去境外发债。
3、境内投资路径
国内机构投资者如果想参与境外债券投资,需要通过机构渠道,其中常见的有跨境收益互换(TRS)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
3.1TRS
跨境收益互换(TRS)一般是指由证券公司或外资行与符合条件的客户约定在未来一定期限内,针对特定资产的收益与固定利率进行现金流的交换。可以简单理解为投资者在境内即可参与境外债的投资,但需要支付固定的利息。交易双方不需要交换本金,即不发生实质的跨境资金流通,仅在期末交换票息和损益,结算货币均为人民币,因此其额度不受到监管局的限制。
3.2QDII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是指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从事境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业务的证券投资基金,我国于2006年正式推出QDII制度。依据份额,QDII基金分为人民币份额和美元份额,投资者购买人民币份额的QDII基金,可以在没有外币的情况下参与国际金融市场投资。QDII基金的一大优势是投资门槛低(认购门槛仅为1000元人民币),且不占用外汇额度,适合普通投资者参与。
4、境外资金投资路径
对于境外投资者来说,购买兼具国内外债券市场经验和视野的基金管理人设立的境外基金是一条重要的投资路径。为了加快基金国际化布局,中国证监会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走出去”,依法设立境外子公司,提升服务境外投资者及全球资产配置的能力。目前,越来越多的基金产品和基金经理选择“出海”,设立海外投融资平台,来募集更多的国际资金、创造更好的投资回报。
5、投资提示
个人投资者在参与境外债投资时往往面临缺乏经验、资质不足、投资金额小等问题,通过认购具有境外债投资路径的基金产品,可以相对省心地参与到这个投资机会中来。当然,投资者要注意筛选优质的基金管理人和基金产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地参与境外债投资市场。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