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刚接触投资理财的小白进入股市,一条很普适的路径就是:
固定收益产品+打新—指数基金—股票组合
通过固收感受赚钱的滋味,树立信心。
通过指数基金感受择时、长期持有、亏损。
通过股票感受公司分析和更大的波动。
那,固收到底是啥?
固收类理财产品,主要以固定收益资产为投资标的。
一般来说,投资者按照事先约定好的利率或者回报方式到期收获利息或本金,如债券或存单。
但需要说明的是,资管新规打破了固收类产品的隐性刚兑管理,固定收益型向净值型转换。
虽说如此,固收产品相对其他资产类别来说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相对稳定。
具体来说,定期存款、银行理财、债券、国债逆回购、保险、固定收益类基金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目前,一边是风高浪急的股市,一边是失去托底的理财,再附加“地产只涨不跌”的神话破灭,在不确定的时代里寻找确定性的投资,或许固定收益处于投资的“黄金时代”。
“证券投资之父”格雷厄姆先生在50多年前的《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给出了股债平衡策略这一应对之法——构建股票和债券的投资组合,通过低相关性的分散化投资来对冲资产间波动的风险,以期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提高资深组合的风险收益比。
今天主要来说一下打新。
首先是可转债打新。
打新债需要勤关注,勤操作,其实非常适合刚接触投资理财的新手小白。
主要理由有四:
1、门槛低,上手容易。
可转债打新中签普遍也是十张,一两千块的事儿。
2、低成本试错,感受交易。
3、 能让新手摆正预期。
知道投资一定有亏损,高胜率也不等于包赚钱,但可以在高胜率标的上通过多次尝试,赚到概率的钱。
4、一年下来,回报也还算不错。
其次是股票打新。
曾经打新股好比是买彩票,因为它的风险不高,但收益非常丰厚,只要中签基本都是稳赚不赔。
“无脑打新”的时代宣告结束。
现在打新股不再是无风险套利,按照过去的经验盲目打新,很有可能亏钱。
为什么现在打新没有过去赚钱了?
主要是因为新股上市审核制度发生了变化。
从2016年打新新规实施~至2019年左右,实行的是核准制。
核准制下的新股上市价格有统一的上限,市盈率(市盈率=股票价格÷每股盈利)不能超过23倍。
核准制的新股上市有涨跌停限制,首日最多涨44%,之后每天最多涨10%。
由于股票发行价格被人为压低了,所以上市后一般会连续大涨,就像是弹簧被压得太紧,一松手就会反弹回去。
新股首日上市都是上涨的,打新确实是稳赚不赔的。
2019年6月,科创板正式开板上市,首次采用了注册制,到2019年年底,出现了第一只破发(上市首日股价跌破发行价)的新股。
2020年8月,创业板启动了注册制,从2021年开始,出现了新股频繁的破发(破发率从5%不到,上升至接近25%)。
具体来看,首日破发的新股都是来自科创板(63%)和创业板(37%),
核准制下的主板新股0破发。
上图是自2016年-2023年数据
注册制下,新股定价没有23倍市盈率限制,股票发行定价权交给了市场。
这样一来,个股的定价有可能“一步到位”,甚至有可能被高估,
所以,新股发行的平均市盈率有明显上升。
科创板市盈率73倍左右,
创业板市盈率37倍左右,
个别新股的市盈率甚至达到几百倍,
因为个别定价太高,二级市场的“油水”被大幅挤压,新股很容易破发。
注册制的新股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第6天起恢复10%涨跌幅。
主板新股上市后连续出现涨停板的现象,以后将不复存在了。
注册制下首日新股股价波动会更剧烈,股价涨跌可能一天到位,打新亏钱的概率变高了。
现在打新股有风险了,那我们还有必要参与打新吗?
分两种情况来看:
1、没有开户的新手
如果你是新手,还没有股票账户,专门为了打新去开户,性价比可能没有过去那么高了。
因为在完成开户后,我们并不能马上打新,还要获取打新资格,需要你买一定数量的股票作为打新底仓。
打新底仓要求:
申购日前22个交易日,沪市或深市的股票市值在1万元以上。
其次,创业板和科创板打新的门槛更高。
时间要求:开户满2年以上(从第一笔股票交易日开始计算,具有2年证券交易经验);
资金要求:开通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低于10万元(创业板)或50万元(科创板)。
之所以设置这些门槛,就是为了把低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排除在外。
按照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数据来看,注册制新股破发率在30-40%左右(每10只新股中有3-4只破发)。
你不妨问问自己,万一新股中签后破发了,你能不能接受?
如果不能,说明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并不高,还是要斟酌一下是不是合适打新。
2、已经开户打新的朋友
如果你已经有股票账户,平时也一直在坚持打新,那么新股申购仍然可以参与,只是不能像过去那样「无脑申购」,而是有选择性地打。
我们需要稍微了解一下新股的基本面,比如说上市公司都会有招股说明书,我们可以从招股书中具体了解公司所在行业、主营业务、同业竞争对手、财务指标等,选择综合质量较好的新股。
上市新股的招股说明书,可以在「东方财富网——新股申购」中,找到「招股说明书/意向书」这列(最右侧),附有招股书PDF文档:
考虑到招股书篇幅太长,普通人一下子也看不完,我简单总结了3点,如果新股符合以下情况,建议要小心:
1、个股市盈率大幅高于行业市盈率,
比如市盈率100倍以上,估值明显过高了;
2、还没有实现盈利的新股,公司最近年度的净利润为负;
3、发行价太高。
从历史数据来看,2016年以来,首日破发的新股中,80%的发行价高于30元,可见发行价设置太高,也容易破发。
关于股票打新的相关知识,在我们已经开通的证券账户APP上有详细说明。
我上边的账户买的指数基金,没有股票市值,所以是不能参与打新股。
不管你使用的是哪家券商,一般APP都会提醒你打新的。
包括:
- 每天可申购的新股
- 你可以申购的额度
- 是否中签
申请新股的第二天,你会拿到配号。
配号的数量跟你持有的股票数量成正比。
配号越多当然中签的概率也就越大。
拿到配号的第二天,中签结果就会公布了。
如果你的配号后四位=公布的中签配号,恭喜你,中奖啦!
一定记得当天下午四点之前把款缴上。
一般来说,新股中签后,从申购日算起1-2周左右上市,具体看上市公司的公告。
然后就等着新股上市赚钱了。
新股中签何时卖出?
永远不要指望每个新股都能卖在最高点,这是谁都没法办到的事情。
新股能有多少收益主要取决于它开板前能有多少个涨停。
至于开板后何时卖出对整体收益的影响已经不是很大了。
如果把新股比作一条鱼,那开板前的收益就是鱼身,之后的都是鱼尾。
卖的再好也远不如多中一个新股来得实在。
全面注册制后,新股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上市首日即巅峰的可能性很大,无论涨跌都不妨在当天择高卖出。
具体操作上,除科创板以外的所有新股,只要涨停板打开,就立即卖出。
科创板新股,就以上市第一天的开盘价卖出。
就新股来说,涨停板打开的那个价格就是它的最高价,即使不是最高价,以这个价格卖出,你的新股收益也会比80%以上的人高。
打新股的底仓应买入哪些?
底仓配置,为了保证打新门槛,平时是不会轻易进行交易的。
作为打新股的底仓,我们当然希望买更稳定的股票,不说在这些股票上赚多少钱,至少也不能亏太多吧。
所以,在配置选择时,我们要追求的是长期稳定性。
如果纯粹为了打新股而买入股票,请记住以下三点:
1、用闲钱买。
买入的这些股票等同门票,涨跌难料,一定不能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
2、挑市值大、股价波动小、行业龙头的公司。
任何一只股票的短期涨跌都是不确定的,既然是赚利差,求盈亏平衡,门票资格稳一点总没错。
3、多买几只,最好买不同行业的,分散风险。
如果是纯粹为了打新而买股票,就请注意以下两点:
1、优先挑选沪深300或上证50成分股,市值大于1000亿元。
大市值股票波动幅度相对较小,股价稳定性更好。
2、优先选择公共事业、银行、消费等行业龙头股。
这些行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细分领域拥有绝对话语权,业绩确定性强。
如,沪深300前十重仓股名单,在中证指数官网可以查询到。
从图上看,前十大重仓股中,有6只是沪市股票,有3只是深市股票,还有1只是创业板股票。
下图是上证50持仓占比高成分股:
为了进一步摊平风险,沪市、深市各多买几支股票,注意行业分散,一个行业选一只股票。
我当年进入股市,是从买入银行股票开始的。
这里,还需要提醒你一句,打新底仓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公司经营情况以及市场的整体变化,都会导致对应筛选指标发生改变。
所以,我会建议每年对打新底仓进行一次调整。
按照国家规定,上市公司最晚要在每年的4月底前,公布上一年的年报。
因此,我们的调整时间,最好放在每年的5月初,一方面可以获取最新的官方数据,另一方面也能避免年报爆雷的风险。
打新股的上限是多少?
虽然说持有的底仓市值越高,分到的门票越多,但也是有上限的。
打新股有一个“顶格申购”的规则,每一只新股的申购限额,最多为网上发行数量的千分之一。
也就是说,蛋糕不会让一个人都吃了。
举个例子,假如有只新股网上发行了2000万股,那么每个人的申购额度上限是2万股(2000万×0.1%),对应的底仓股票市值就是20万元。
假设一只新股顶格申购,需要市值20万元,用40万元市值底仓申购,意味着有20万元市值是浪费的,你还承担了更大的老股票波动风险。
最近的新股发行情况,大多数新股的“顶格申购”,需要20万元左右股票市值。
所以,如果你想同时顶格申购沪深两市新股,一共买40万元股票就差不多了,投入再多的钱,资金的利用效率反而会降低。
一般来说,股市行情越好,新股涨停板个数就越多,打新收益也就越高。
股市行情不好,打新收益也会下降。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