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分析了“营业外收入”,本期我们来看看财务报告以外的“其他细节”可能会存在哪些需要投资者特别注意的情况。

一、董事会“内斗”嫌疑

有时,我们注意上市公司公告所披露的董事会议案投票情况,尤其是具有分歧的投票,这可能暗示了上市公司高层间的关系不睦,可能意味着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暗存隐患,需要投资者注意。

二、上市公司出售资产与承接方的“暧昧”关系

当我们注意上市以很小的溢价或折价卖出子公司股权或资产后,有时可能需要多等一段时间,比如半年或一年左右,再去判断该交易到底有没有关联交易嫌疑。正如“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不要急于判断某些交易是否“暧昧”,耐心些,时间长了,有问题的交易,多少会露出马脚的。

三、“强枝弱干”的企业要当心

有时,有些上市公司存在“强枝弱干”现象,一旦旗下子公司出现问题且脱离掌控,上市公司将突然“暴雷”。对于这样的上市公司,我们除了分析合并报表外,还要分析母公司、子公司的报表情况,以便排除“因为子公司太过强势,出现问题或脱离掌控”而带来的“暴雷”风险。

四、不可抗力风险

我们应注意到,有些上市公司经营业务具有不可抗力潜在风险(比如可能面临地震、台风、水灾、滑坡、战争、国家政策调整及其他不能预见并且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防止或避免),我们在分析上市公司财务之外,也要关注上市公司是否对不可抗力灾害造成的影响进行充分评估及相应的抗风险保障措施

五、多次延期回复监管问询

有时,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上市公司:一年内收到监管多次问询函,内容可能是同一问题或不同问题,上市公司存在多次延期回复等情况。诚然,多次收到问询函、多次延期回复,不一定意味着这家上市公司有什么问题。但是,我们侧面来看:多次延期回复监管问询,可能也暗示这家上市公司的“办事效率”是不是有些低呢。

六、宁缺毋滥的5种“武器”

我在财报背后的秘密系列文章中,一直在强调“分析财报,是用来排除风险企业的”。所以,推荐给到各位5种宁缺毋滥的“武器”,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1、扣非净利润连续3年为负

在A股市场有“连续3年亏损则退市”的规定,所以有些上市公司采用增加非经常性损益的方式来提振净利润。因此,我们在看净利润时,一定要对其“卸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才是上市公司的“素颜”。

2、经营性现金流与投资性现金流之和连续3年为负或商誉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20%

从现金流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经营性现金流与投资性现金流之和连续3年为负,可能意味着上市公司资金链存在危机;商誉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20%,可能意味着上市公司并购较为激进。

3、上市5年分红融资比不足30%、上市10年分红融资比不足50%

有些上市公司利润做得再好,而不进行分红反哺市场,而“瓷公鸡铁仙鹤”一般一毛不拔,这样的企业我们也要适当远离或排除。

4、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

如果上市公司大股东大量质押上市公司股票,可能会存在:大股东自身存在流动性危机,不得不质押续命;大股东需利用质押出来的钱帮助上市公司造假,以提供必要的造假成本。因此,大股东质押率超过七成很可能是非常危险的一个红线,但我们选择标的时需要更加谨慎,尽量不选大股东质押率超过三成的上市公司。

5、号称有“黑科技”

我们要能通过多种途径了解“黑科技”是啥。一般所谓的“黑科技”,要么是一种极具突破的新技术,要么是一种对过往工艺、技术有极大改善。科研是最讲究厚积薄发,一般只有头部科技公司才有可能在投入大量研发经费的情况下研发出“黑科技”,所以我们必须对所谓有“黑科技”的公司持审慎态度,宁可错过,不可过错。

总之,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除了分析上市公司财报的一些“秘密”外,我们还要看财报以外的事项,比如高层是否“和睦”、资产有没有“贱卖”、“问询函答复效率”等各种情况,让自己对拟投资的标的可能存在的其他非财务报告本身的风险情况有所了解,降低我们的投资风险,记住:“分析财报,是用来排除风险企业的,但也要留心财报以外的事项”。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