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分享了“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本期我们来谈谈如何快速阅读资产负债表,怎么在最短的时间抓住资产负债表的要点。
一、钱的来源
拿到上市公司的财报后,翻到(合并)资产负债表一栏,我们可以按照“总-分来看,先找钱,后花钱”的顺序来看,也就是总体看一下上市公司的“家当”,再分别去看有哪些;先看上市公司钱的来源,再看钱的去处。我们以贵州茅台2013年财报为例,看一下负债表中最后一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的数字,一眼便知公司有多少家当:公司资产约555亿元,相比2012年增加约105亿元。负债约113亿元(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相比2012年增加约18亿元。这样通过这一行数字,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公司的资产如何、负债如何、比上一年增加(或减少)多少。
知道了公司大致家当(负债113亿元,同比增加18亿元)后,我们需要从报表中找出下述问题的答案:为何借?向谁借?借期多久?利息如何?从而帮我们理清楚:企业借款的原因以及紧迫程度。前面我们分享过:如果企业借款的代价比较高(比如资产负债表上显示自有货币资金比较多,但仍然有比较高利率的借款)通常是一种“危险”信号,需要投资者警惕做排除动作。
另外,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企业的负债率。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按照“负债率=负债÷总资产”,而负债中的“无息负债”对企业没有任何压力,因此我们在计算负债率时,建议将“无息负债”剔除,用“有息负债÷总资产”来计算更有价值。通常,我们喜欢进行对比,来看企业的负债率如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和同时期、同行业、同水平的其他企业比较,而不应该将不同行业、不同水平的公司放在一起比较。因为,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不同商业模式,对资金的需求,上下游的关系不同,比较的结果没有任何参考价值。一般经验上来说,当企业的有息负债率超过60%(含),作为投资者应该多一分警惕。
前几期介绍了上市公司的负债主要包含哪些,分别是什么含义。我们知道,在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流动负债或非流动负债)可以理解为上市公司钱的来源,那钱的去处主要看哪些方面,有什么地方需要特别注意的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二、钱的去向
上文分享了“如何快速阅读资产负债表”中的“钱的来源”,下面我们来看看上市公司负债表中“钱的去向”,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看钱的去向,主要看①原来的钱有何变化;②新钱花到哪里了。既然是变化,肯定是需要进行同步、环比等分析,这些数据在各大券商APP或网站都有现成的数据,我们直接借用即可,大家也可以试着自己计算一番,体验数据得出那一刻的快感。
与“看钱的来源”思路一样,我们可以先看下负债表中“资产总计”这一行(以贵州茅台2013年财报为例),对公司资产数据有个总体印象:2013年贵州茅台资产约555亿元,较上一年增加105亿元。然后,我们可以按照①“生产资产÷总资产”、②“应收÷总资产”、③“非主业资产÷总资产”、④“货币资金÷有息负债”等几个方面来看上市公司的“结构情况”、“历史情况”、“同行情况”。
1、结构情况
经验上来说,轻资产类的公司要优于重资产公司,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生产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评价这家公司的结构类型。这里的生产资产和前面分享中提到的“生产类资产”不同,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及无形资产里面的土地等。计算后,占比较大一般被称为“重公司”(或重资产公司),占比较小的则被称为“轻公司”(或轻资产公司)。那么,这个轻重的标准怎么划分呢?一般经验来看,可以用“当年税前利润总额÷生产资产”的比值,与社会平均资本回报率(简化可以用银行贷款标准利率的两倍毛估)进行比较:明显高于,则为轻公司,反之则为重公司。
为啥说“轻公司要优于重公司”呢?因为重公司通常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维护、更新或升级,并产生大量折旧。正如芒格曾经这样表述:“世界上有两种生意,一种是你可以每年赚取12%的收益,然后年末你可以拿走所有的利润。第二种是你同样可以每年赚取12%的收益,但是你不得不把赚来的钱重新投入,然后指着所有的厂房设备对股东说:这就是你们的利润。我恨第二种生意。”
2、历史情况
分析公司所在行业的变化情况,可以将自己放在企业老板的角度思考: “生产资产/总资产”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变重或变轻,企业加大哪块资产,减少的又是哪块资产,利弊分别是啥。同时,可以统计竞争对手相关数据,对比在某一段时期内的变化趋势是否相同。如果趋势相同,说明大家对行业的发展战略看法基本一致,采取的策略大致一样,行业未发生突变或转折;如果趋势不同,有些企业变轻,而有些企业变重,可能说明大家对行业的发展战略和方向出现分歧,对于投资者说来,这时候可能就潜藏机会或陷阱,需要我们深刻认识行业及企业的特点,结合财报数据分析,做出正确的决定。
3、稳定情况
一个公司是否值得投资者信赖、追随,主要看这家企业经营是否稳定、稳健。我们可以通过:①“应收款占总资产的比例”、②“货币资金与有息负债的比例”、③“非主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来分析。
①应收款占总资产的比例
我们将资产负债表中所有带“应收” 字样的科目数字总和,减去“应收银行承兑汇票金额”,观察:比例是否过大,总资产里有过半都是应收款,这家公司显然有问题,需要投资者注意。然后,我们用“应收款余额÷月均营业收入”,来看应收款余额相当于几个月的收入,观察它是不是过大。衡量标准的话,可以对比同行其他公司数据,位于中位数以上的,可以暂定为偏大。好的公司,这个比例越小越好,最好为零。
②货币资金与有息负债的比例
通过这个比例来观察公司是否有偿债能力。我们知道,公司的货币资金,尤其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是公司的安全保障。一家经营稳健的公司,它的货币资金至少应该能够覆盖有息负债,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保证其生存。
③非主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来分析
通过这个比例来观察公司是否将注意力放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主业务)。如果一家企业和主业经营无关的资产占比长期增加,我们有理由认为这家公司“不务主业”或者该公司管理层认为自己所在的行业已经很难发现有潜力的投资机会。
总之,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我们在阅读上市企业财报中的“资产负债表”时,通过“总—分来看,先找钱,再花钱”的思考顺序来分析企业资产、负债等情况。另外,通过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的相关比例数据对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企业结构、历史情况、经营稳定情况等。同时,我们还要对上市公司的此科目可能存在的其他情况/比例指标(可自行进行组合,挺有意思)进行逐一分析排查,看看它是否存在“猫腻”,让自己对拟投资的标的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有所了解,降低我们的投资风险,记住:“分析财报,是用来排除风险企业的”。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