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聊上市公司财务背后的秘密—“无形资产”。

上期我们分析了“在建工程”,本期我们来看看“无形资产”可能会存在哪些舞弊的情况。

在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无法触摸、看见,但具有价值并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不太常见的有采矿权、海域使用权、客户关系等。无形资产是比较难估值的科目,下面我们一项项来看,无形资产会存在哪些可能的“猫腻”,需要投资者注意。

一、土地使用权

虚增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比较难以辨识真假,但无形资产中的土地使用权,我们是可以试着通过查询或致电咨询各地的国土资源管理局来判别真假。当然,普通人拿到官方盖章证明是不可能的,只有媒体记者才可能,我们也可以借助某些媒体的力量,来核实土地使用权的真实情况。

二、专利权

对于有一定科技含量需求的上市公司,专利及非专利技术是很重要的,尽管它们并不一定都在无形资产中以“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形式体现,但上市公司有时会花大价钱外购专利权。这时,我们就需要仔细甄别其使用价值是否与购买价匹配。我们可以通过“请教专家咨询”的方式来分析该专利使用前景、落地应用情况等,以找到反驳观点。

三、特许经营权

特许经营权,是指企业在某一地区经营或销售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或是一家企业接受另一家企业使用其商标、商号、技术秘密等的权利。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政府机构授权,准许企业使用或在一定地区享有经营某种业务的特权;另一种是企业间依照签订的合同,有限期或无限期使用另一家企业的某些权利。

在财报中,特许经营权可能被视为一种资产,尤其是当它赋予企业独特的市场优势或收益潜力时。其价值可能会根据预计的使用寿命、合同条款以及潜在的收益流进行评估和摊销。

四、商标使用权

商标是用来辨别特定商品或劳务的标记,商标权是指专门在某类特定的商品或产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称或图案的权利。一般在食品饮料类行业的上市公司比较常见,商标权公允价值比较难估值,保守起见,我们更倾向将其统一归零看待。

五、采矿权

采矿权,是指采矿企业或个人在开采矿产资源的活动中,依据法律法规对矿产资源所享有的开采、利用、收益和管理的权利。开采矿产资源必须依法申请取得采矿权,且该采矿权不得买卖、出租、不得用作抵押。还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即便上市公司具有采矿许可证,环境评估没过关也不能开采。我们可以去当地环保部门直接询问,也可以打电话或浏览当地市政网站、环保局网站去查询上市公司是否有环评信息。

六、海域使用权 

海域使用权是指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将海域使用权划归给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并在一定期限内允许其使用海域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通常用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海洋石油、天然气、渔业等。

海域使用权是一种有期限的权利,通常在使用期限内可以进行转让、出租、抵押等操作。在财报中,海域使用权通常被视为一种无形资产,其价值和使用期限会在财务报表中进行详细披露。比如,我们知道獐子岛是A股知名的上市公司,其无形资产中的海域使用权是值得关注的。

总之,作为一名投资者,考虑无形资产科目较难估值,我们需要对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中“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商标使用权”、“特殊经营许可” 等相关科目进行逐一分析是否存在“虚假”情况,让自己对拟投资的标的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有所了解,降低我们的投资风险,记住:“分析财报,是用来排除风险企业的”。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啦,祝好,感谢各位。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