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分享了“该如何换个角度看负债”,本期我们来看看上市公司财报中股东权益是什么,主要包含什么,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

股东权益,也就是财报中的“所有者权益”(概念总是弄得“乌烟瘴气”,好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它是由公司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得出,主要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四个部分组成。

实收资本,也被叫做“股本”,它等于上市公司注册资本除以股票面值。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的股票面值为1元(没啥特殊含义,就是方便体现注册资本所占比例情况)。如果上市公司的“股本”科目期初期末数字是相同的,说明公司在这一年内没有发生配股、送股、增发等行为,股本总额没发生变化。

资本公积,也称为股本溢价,是指企业在发行股票时,收到的超过股票面值部分的资金。这部分资金不是企业的净利润,而是股东对企业的投资,通常用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扩张。因为资本公积是股东的出资,所以不允许以现金形式分给股东,经过股东大会同意,资本公积可以转成股本,一般被称为“转增”。转增会增加股本,但同时会减少等额的资本公积。

我们知道,同样是股东得到股票,但是:

①送股(用未分配利润增加股本),背后的法律实质是先将利润分配给股东,再按照面值向全体股东等比例发行新股,因此税务局要征收利润分配环节对应的个人所得税。

②转增(用资本公积里的钱增加股本),背后的法律实质是股东投入的本金在不同科目间调整,不涉及利润分配,不存在纳税问题。

盈余公积,又称为留存收益或利润公积,是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弥补未来可能出现的亏损,或者作为企业的资本储备。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利润总额,在扣除所得税和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等之后,尚未分配给股东的利润部分。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公司每年所赚到的利润里没有分给股东的部分,一般被合称为“留存收益”。

总之,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我们在阅读上市企业财报中的“股东权益”时,要知道它是财报中的哪个科目,代表什么意思,包含哪些内容,不要被“乱七八糟”的概念搞晕。同时,我们还需要对此科目可能存在的各种情况进行逐一分析排查,看看它是否存在“猫腻”,让自己对拟投资的标的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有所了解,降低我们的投资风险,记住:“分析财报,是用来排除风险企业的”。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