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分享了“股东权益”,本期我们来看看上市公司股票回购是什么,为什么要股票,包括哪几种形式,可能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

我们在分析投资标的公司时, 不时会看到“XX公司拟计划进行XX股票回购”等公告文件,那到底啥是股票回购?为啥要进行股票回购以及回购会有哪些可能的“猫腻”需要注意,下面我们来逐一聊聊。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股票市场上购回本公司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额的股票的行为。股票回购可以带来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如市值管理、股权激励、稳定股价等,那么回购的目的有哪些呢?

公司回购股票,常见的有三种目的

①用于公司董事、管理层(不包括独立董事和监事)及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

②注销;

③回购股票,将公司私有化退市(国内不常见)。

其中,股权激励和直接发工资或奖金是一回事,只是绕个圈子将原本打算发给员工的现金,买成了股票发给员工。这种操作的目的是将员工与公司利益长期捆绑,降低离职概率,同时鼓励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更加投入或以股东的立场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和长期利益。

回购注销,从市场短线炒家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因为多出一个大买家,有利于提振公司股价,短期自然是利好。但对公司长期股东有利还是有害,要看回购股价的高低。举个例子,一家公司股本为10亿股,假设其价值是100亿元,折合每股价值10元。

假设此时因市场大幅波动下跌,公司股价跌至6元,公司耗资12亿元回购2亿股注销。那么公司总股本变成8亿股,回购花掉12亿元,公司价值变成了88亿元(100亿-12亿=88亿元),此时每股价值为:88亿元÷8亿股=11元/股,低价回购注销让每股价值提升了10%((11-10)÷10=10%);

同样,若此时股价为10元,回购2亿股耗资20亿元并注销,公司价值变成80亿元(100亿-20亿=80亿元),股本变成8亿,每股价值仍然为10元(80亿元÷8亿股=10元/每股),平价回购没带来任何每股价值变化;

此时股价为15元,回购2亿耗资30亿元注销,股本变为8亿股,公司价值变为70亿元,每股价值变成8.75元(70亿元÷8亿股=8.75元/每股),高价回购让每股价值降低12.5%((10-8.75)÷10=12.5%)。因此,回购注销是否对股东有利还是有损,首先要判断回购注销公司价值情况,然后再作出结论。

回购股票并私有化退市,上市公司管理层基于多种战略考虑和市场条件的决策,通过股票回购并进行私有化退市。可能考虑的原因有:长期股价低迷未能反映公司价值、上市成本及监管成本太高、重组或战略转变、提高运营灵活性等,总之,上市公司选择回购退市,肯定基于某些方面的考虑后作出的决定(心受伤了,一点也不好玩,太累了,走啦)。

公司回购股票花费的总金额,直接计入库存股科目(库存股,也称为库藏股或回购股票,是指公司已经发行但通过市场回购等方式重新获得,可以再行出售或注销的股票),比如按照10元回购了1亿股,则库存股科目中记录10亿元。库存股不享有分红权,也没有表决权,它不是公司的资产,而是股本和资本公积的抵销科目。

总之,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我们在遇到上市“回购股票”时,理解回购的目的用途,回购是否都是股东有利的以及回购股票后的处理情况等,只有清楚上市公司在此时此刻“回购股票”的动机,我们才能知道其是否存在“猫腻”,让自己对拟投资的标的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有所了解,降低我们的投资风险,记住:“分析财报,是用来排除风险企业的”。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