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分析了“公司战略与财报之间的关系”,本期我们来看看如何通过财报中“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来看上市公司的资本管理能力以及可能会存在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情况。
上市公司的战略,是要通过投资活动去执行和贯彻的,而执行过程是需要有资金支持的,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上市公司是需要通过筹资来满足投资需求的。上市公司的筹资渠道,分为内源筹资和外源筹资。
内源筹资,是指公司的自有资金和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相当于股东获得收益后的再次投入;
外源筹资,也就是上市公司的外部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债务筹资和股权融资。债务筹资,是指公司资金主要来自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等;股权筹资,是指公司进行的首次上市募集资金(IPO)、配股和增发等股权融资。
有了上述基本概念认知后,我们来了解下上市公司在筹资活动的相关情况,如下:
1、分析上市公司现金缺口
判断一家上市公司是否有现金缺口,我们可以通过现金自给率来判断。如果这个数值高于1,说明上市公司战略投资活动现金可以全部来自公司的经营活动,不需要额外的融资,反之则说明上市公司有现金缺口,需要通过动用公司存量资金或外源筹资。现金自给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战略投资活动综合现金需求
2、筹资活动分析的5个内容
1.资金成本
资金成本是指公司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实际付出的代价,主要包括资金筹集费用和资金使用费用。不同来源资金,资金成本也不同,一般来说债务资金成本低于股权资金成本。
2.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指公司全部资金来源中,股权资本与债务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上市公司的最优资本结构:有利于最大限度增加股东财富,能使公司价值最大,公司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实践中,最优资本结构为50%来自股权资金,50%来自债务资金。
3.资金期限
分析上市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时,我们还需要关注资金期限。根据资金期限,可以将上市公司筹资划分为短期筹资和长期筹资。短期筹资,是指期限在一年内的筹资,一般为满足公司的临时性短期资金需求而进行的筹资活动;长期筹资,是指筹资和管理可供公司长期(一般为一年以上)使用的资本。
4.筹资顺序
公司的筹资顺序是指,公司为新项目融资时,对融资方式选择的一种优先次序安排。因为上市公司采用不同的筹资渠道和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资金成本。比较理想的筹资顺序,一般为首选内源筹资,其次外源筹资,在外源筹资中又首选债务筹资,其次才是股权筹资。
5.筹资时机
公司进行筹资时,也需要考虑筹资时机,既要考虑公司内部资金需求,也要考虑外部市场时机,应当有一定的提前量,不能临时抱佛脚。在股价较高时,选择股权筹资,在股价较低时选择债务筹资,以利用较低的筹资成本优势。
总之,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通过对上市公司财报中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来评估上市公司对资本筹集、管理的能力水平,让自己对拟投资的标的可能经营存在的风险情况有所了解,降低我们的投资风险,记住:“分析财报,是用来排除风险企业的”。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