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分析了“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看上市公司资本管理能力”,本期我们来看看“股票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以及两者可能会存在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情况。
日常购物中,我们通常会对要购买的商品有个基本判断:商品标价是“贵了”,还是“便宜”,其实就是在下意识用商品的“价值”与“价格”进行比较。
价值是商品内在属性,从长期来看大众普遍认可的价格;价格是商品在某次具体交易双方认可的价值外在表现。当商品的价格高于其价值,我们会感觉太贵;反之,我们会感觉便宜。
同样,在股市交易中,我们也需要对某个上市公司的价值和价格进行比较,判断到底是贵了还是便宜了。分析上市公司财报,除了排除风险标的外,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应该购买什么样的股票?何时买,何时卖?贵了,还是便宜了。
我们知道,股票价格是公司价值的外在体现,有时候价格会等于价值,但大部分时候是偏离价值的。所以,短期来看(一般3年或更短),股票价格并不总是等于内在价值,但长期而言,价格会向价值回归。“随着时间的变化,股票价格将会围绕它的内在价值波动”,“市场短期是一台投票机,长期是一台称重机”。因此,我们分析财报,研究上市公司价值和股票价格,是希望能够在价格远远低于内在价值时买入,并期待价格向内在价值回归带来令人满意的回报。
如何对上市公司估值呢?我们可以通过对其较长时期(一般不少于5年)历史上已经发生的各种统计数字、财务数字、行业地位、经营状况、管理层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情况预测,从而让估值比较合理,而非准确。
对上市公司历史数据分析,是对其未来发展预测的基础,因为上市公司未来的经营情况、收益如何,不完全是由运气、有效管理、趋势红利等决定,资本、经验、声誉、客户以及构成其过去盈利能力的因素,都会对其未来经营情况、收益形成很大的影响。但仅仅通过公司过去的发展轨迹来推测公司未来的经营情况,有可能会导致错位的判断。
另外,我们应该明白:由于分析上市公司数据不足或不准确、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的非理性等因素影响,股票估值它只能是一个“范围近似值”,不是一个精准的数字。
既然股票估值,是对公司未来经营情况的推测,就会存在犯错的可能。所以为了规避风险,安全边际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安全边际,就是我们在股票估值后的股票价格基础上打个折扣后买入,为未考虑到的事情(我们不是圣人,不可能百分百考虑到所有因素)预留一些缓冲空间。
总之,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我们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财报科目进行分析,看看它是否存在“猫腻”,让自己对拟投资的标的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有所了解,降低我们的投资风险。同时,对上市公司内在价值、股票价格进行对比衡量,预留安全边际后买入,期待价格回归价值带来的收益,请记住:“分析财报,是用来排除风险企业的”,“估值不是绝对,而是相对”。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