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分享了“股东有哪些权益”,本期我们再来聊聊上市公司财报中“流动资产”科目,我相信:对上市企业财报,看得多了,想的多了,写的多了,自然如开口说话一样,谈吐自然。

我们知道,资产负债表的一边是资产,另一边是负债和股东权益。对于资产来说,又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者的区别点在于:是否能在一个经营周期内将自身完全变为现金。

打开企业财报的资产负债表(以分众传媒2023年合并资产负债表为例),我们来看流动资产主要有哪些科目,从上往下看下去:

流动资产主要有哪些科目

1.货币资金:说白了,就是钱,不管是放在公司的钱,还是放在银行的钱,都是企业的货币资金。

2.应收账款:它可能是企业为了留住客户或与竞争对手竞争,采取的延迟付款策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获得了收款的权利,相应款项便是应收账款。

3.预付款项:商品紧俏或卖方强势等,要求买家买方预付一笔定金或全部货款。预付款相当于暂存在卖方处的,只要买方没有收到商品,就具有这笔预付款的所有权。

4.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也就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除了主营业务收入之外,可能产生的一些应收,对应的款项便是其他应收账款。

5.存货: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生产产品所需的“原材料”、生产出来的“成品”、以及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等,都是存货。

6.其他流动资产:它是指企业在一年内可以变现或使用的资产,但它们不属于常规的流动资产类别。

除了上述几个主要的科目,还有其他几个“制式”科目(制式模版下的科目呈现),如结算备付金、拆出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对于这些科目,各位小伙伴感兴趣的话,可以自行搜索了解概念。不过,分析一家企业的流动资产情况,我认为有上面几个主要的科目应该就可以啦。

另外,我们注意到上面聊到的几个科目,在资产负债表的排列是有顺序的,它们的排序是按照“转化为现金的难易程度”来确定的,转化现金越容易,排列越靠前,反之则靠后。

了解企业的流动资产有什么用呢?我们在《第104期: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中说过“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最好的办法是将企业自身的流动资产变现”。因此,当我们阅读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资产”时,可以查看企业上述几种主要资产科目的数额,按照顺序计算各自的比重情况,这样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流动资产变现比重,做到心中有数。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