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私募基金产品分红时,会遇到专业的词汇,我们针对于分红流程中常见的问题做一个汇总分享。

1、什么是基金分红?

基金分红是指将基金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形式或折算成基金份额形式派发给投资人,这部分收益属于基金净值的一部分。

2、私募基金分红方式有哪些?

通常有两种:现金红利、红利再投资。

现金红利:是指将分配给投资者的收益以现金形式划付至投资者账户,一般是投资者购买该基金时使用的银行账户。

红利再投资:是指将分配给投资者的收益以除权除息日的净值折算成基金份额,并分配至投资者的基金账户中。也可以理解为将分红所得的红利自动再次申购该基金,且不需要支付申购费。

分红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投资者可以根据需要向管理人申请分红方式变更。

3、什么是单位净值?什么是累计净值?

单位净值:是指单位份额私募基金的净值,即(基金总资产-总负债)/总份额。它代表了“单位份额”基金的现金价值,单位净值的走势可以表现出短期收益趋势。

累计净值:累计净值=单位净值+成立以来每单位分红之和。基金产品分红时,由于单位净值中的一部分已经分配给投资者,导致单位净值在除权除息日当天下跌,但累计净值不受分红时净值波动的影响。因此,如基金从未分过红,则该基金累计净值=单位净值,如该基金分过红,则单位净值<累计净值。累计净值反映了从基金成立以来投资者的回报情况。累计净值越高,代表基金的业绩越好,投资者获得的收益越多。

此外,基金管理人会按照一定频率在【投资人平台】向投资者公布单位净值与累计净值。

用一个案例来理解单位净值与累计净值的区别:

案例解析单位净值与累计净值的区别

4、什么是基金份额?基金份额的作用

基金份额:可以理解为投资者购买基金产品的凭证。计算公式:基金份额=认申购金额/当时单位净值。该笔资金确认基金份额后,后续该笔份额不会变动,如有申购,基金份额会累计相加,如有赎回,基金份额会累计减少。

在私募基金产品成立时,统一初始单位净值为“1”,比如投资者认购100万,则投资者拥有100万份额的该基金。如基金成立后运作情况良好,单位净值上升至1.05,投资者再次追加50万,追加的基金份额=500000/1.05=476190.48。那么投资者通过两次购买,共计持有1476190.48份额基金。

5、分红涉及的日期安排

分红基准日:以该日确认的估值表为基准确认本次分红金额,且分红金额需小于该日估值表上的最大可分配利润。通常,分红基准日在分红登记日之前。

分红登记日/权益登记日:分红登记日也叫权益登记日,该日期登记在册的的份额持有人可以参与本次分红。如果该投资者不在分红登记日的持有人名册中,则该投资者不参与本次分红。

除权除息日:由于分红会导致单位净值下降(上述已提及),所以单位净值的具体变化就体现在除权除息日,除权除息日与分红登记日可能是同一天,也可能在分红登记日之前。

现金红利发放日:分红款划付至投资者账户的日期。投资者在这一天可以看到自己银行账户中分到的现金红利数额。通常,分红登记日之后的7个工作日以内会到账。红利再投确认日/红利转投日:如投资者选择将红利再次投资该产品,则分红款项在红利再投确认日/红利转投日确认出对应的基金份额,并分配至投资者的基金账户,投资者在这一天可以看到自己基金账户中的再投基金份额。通常,分红登记日之后的7个工作日以内会分配到账。

6、业绩报酬如何理解

业绩报酬是指当管理人创造的正收益超出了基金合同约定的标准,其超出的部分才会收取相应比例的金额作为管理人报酬。

当分红时,投资者的收益率>业绩报酬计提基准时,会先计算出按照合同约定管理人计提的业绩报酬是多少,然后从投资者的收益中扣除,所以,投资者最终收到的现金红利金额或红利再投的份额,都是剔除过管理人应收业绩报酬的。

打个比方(数据无真实性,只是作为案例理解概念):投资者A购买了一只基金,通过持有,获得收益率10%,基金合同约定业绩报酬计提基准为7%,且基金管理人会收取基准以上的30%作为业绩报酬。

此时,基金管理人会收取=(10%-7%)*30%=0.9%,这个比例作为管理人的业绩报酬,需要从投资者的收益中扣除。

如果该投资者收益率只有6%,管理人将不会收取业绩报酬。

注:上述内容可能会因托管或合同约定等原因略有差别,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