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和大家聊聊“企业估值”的系列文章。本期,我们来看看盈利能力和收益率的主要比率中的“净利润率”,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记在小本本上的。都准备好了?好,下面开说。

净利润率

我们知道,净利润率表示每1元的销售收入能创造多少元的利润。一般情况下,净利润率很高的公司,通常具有很高的市场地位、较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及较低的负债水平,比如A股的贵州茅台。它的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率计算公式

因为企业的销售收入中包含了少数股东权益,所以,我们在计算合并财务报表的净利润率时应在算出净利润后,扣除少数股东权益的影响。另外,市场因素、成本管理都会对这一数值产生影响,也即,价格调整能力越强,成本越低,净利润率就越高。因此,垄断行业或寡头市场中的公司,通常具有很高的净利润率。

一般说来,净利润率可以作为筛选企业的指标之一。较高的净利润率,可以帮我们筛选出具有独特卖点和市场主导地位的公司,或找到竞争对手稀少的公司;较低的净利润率,通常意味着企业面临激烈价格竞争或经营质量一般或成本管理能力较差。

息税前利润率、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

这两个“利润率”的前缀有点长,不明白什么意思?没关系,我来解释一下。息税前利润率,它指的是公司在支付利息和税项之前的利润,除以公司的营业收入,即:

息税前利润率计算公式

其中“息税前利润”,是指公司在扣除运营成本(如销售成本、管理费用等)之后,但还未扣除利息费用和税项的利润。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我们把它顿开,“利息、税项、折旧、摊销”前利润率,是不是一看就明白啥意思啦。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就是指公司未扣除利息费用、企业所得税和折旧摊销之前的利润。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计算公式

知道这些利润率,有啥用?前文我们说过“追求利润,是企业最大的目标之一。如果公司的利润越高,所需的资金越少,则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大。” 考虑不同行业公司、同一行业不同公司、同一公司不同区域,其影响利润的因素不同,如市场因素、模式、政策、地域等。因此,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不同的指标来衡量公司的实际经营业绩,从而筛选较为优质的投资标的。

企业估值,不是单纯的看看财报、算算数据就可以的。它还和很多方面有相关性。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会分享系列企业估值有关的文章,希望各位小伙伴阅读后,能有所收获。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