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分享了“企业八种现金流画像”,本期我们来看看上市公司财报中现金流量表中有哪些可能造假的方式,如何判别,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什么。

相比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科目少且简单,也因为其被现金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所限制,造假成本较高,所以造假情况很少,但不意味没有。市场经验总结来看,现金流量表中造假的方式主要有:

①控股股东或管理层期间挪用上市公司现金,报表日前归还;

②企业借用一次性行为美化当期现金流;

③将投资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化装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或者将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化装成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我们永远不要低估某些企业造假的无耻程度“没有下限”,它们会通过伪造银行收款单、询证回复函等手段,直接虚构账面现金余额。

“分析财报数据,是为了排除风险企业的”,我的原则是:只要企业财报有异常情况出现,我都会毫不客气地pass掉,宁可错过,也不过错。那现金流量表中会有哪些异常情况,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呢?我们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等三个方面逐一看下: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中可能的异常情况

①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且持续;

②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远低于净利润,需要投资者关注企业利润的真实性;

③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表净额为正,但主要是因为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增加,这意味着企业大量拖欠供应商货款,可能是资金链断裂的前兆。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中可能的异常情况:

①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中,大部分为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或其他长期资产而获得的;

②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支出,高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且持续,说明企业在持续借钱来维持投资行为。当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企业管理层对某项目未来的收益特别有信心,要么是企业处于某种原因必须流出现金。如果我们没有找到“对某项目特别有信息”的可靠印证,那就需要我们警惕起来,因为一般情况下,后者会是企业营业收入造假和利润造假的资金源头。

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中可能的异常情况:

①企业筹资资金支付了显然高于正常水平的利息或中间费用;

②企业明明需要大量的资金,但出现“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远小于“归还借款支付的现金”现象。这可能意味着银行降低了对该企业的贷款意愿,银行通过“骗”回贷款的方式,降低对该企业的放贷。出现这种情况,可能说明企业遇到了“只有某些圈内人”才知道的风险,从而降低贷款意愿。

知道了企业现金流量表中的各种异常情况并pass那些有问题的企业,那么如何通过现金流量表寻找优质企业呢?前面分享过“企业的八种现金流画像”,我们可以对照画像,去看所选企业属于哪种类型,应该关注该类型的哪些要点,我们将这些具有“优质”潜质企业的关注要点,整理如下: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0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且主要是用于扩张,而非维持原有盈利能力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0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有息负债

总之,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我们在阅读上市企业财报“现金流量表”时,注意异常情况,pass有风险的企业,筛选优质企业并逐一分析其他科目指标,从而让自己对拟投资的标的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有所了解,降低我们的投资风险,记住:“分析财报,是用来排除风险企业的”。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