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资企业境外债在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的过程中,迎来了蓬勃发展,已成为亚洲债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本文为大家介绍中资境外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1、什么是中资企业境外债

中资企业境外债指的是中国境内企业及其控制的境外企业或分支机构向境外举借的、以本币或外币计价的1年期以上的债务工具,这包括在境外市场发行的债券和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等。中资境外债的主要类型包括美元债和点心债(离岸人民币债券),其中美元债券是指以美元计价的债券,而点心债券则是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

据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公布,2021年,共有335家中资企业境外发行中长期债券592笔,金额合计1946亿美元,成为亚洲离岸债券市场的中坚力量。从发行方式来看,中资境外债以公开发行为主;从发行币种来看,以美元计价债券为主,占比高达87%;从发行利率来看,境外债发行定价一般是在无风险利率的基础上加信用利差;从投资者地域分布来看,以亚洲地区为主,占比达80%-90%,其余为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

2、中资企业境外债发展历程

2.1萌芽期(1982-2003年)

早在1982年,作为改革开放引进外资重要窗口之一的中信集团便在日本市场成功发行100亿日元12年期债券,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发行境外债券。但纵观这一阶段,我国企业境外发债的记录较少,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监管环境严格,企业总体实力较弱,发行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则是当时海外投资少,境外资金用途不多,加之境外发债成本较高,因此发债需求较弱。

2.2缓慢发展期(2004—2009年)

这一阶段是国有企业境外发债的低潮,2000-2009年国企仅发行13笔境外债券,总发行量50亿美元,比不上20世纪90年代的国企(发行19亿美元)加上窗口公司(发行63亿美元)的总和。这一时期的国企正处于“走出去”参与海外竞争的早期,境外资金需求量有所上升,企业实力也有所增强,但是由于2000年左右地方政府窗口公司大面积违约,导致投资者信心受挫和政府监管收紧,使得国企发债陷入低潮。

这一阶段的民营企业也是在黑暗中摸爬。2000年前后,窗口公司违约对于各方面实力比较薄弱的民营企业来说更是严重打击。直到2004年初,半导体企业ASAT发行1.5亿美元7年期债券打破了中国民企境外发债的停滞;随后近四年,路劲基建、嘉汉林业、亚洲铝业等民企陆续发行了境外债。然而短暂的春天过后,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步入寒冬大环境,民营企业绩普遍下滑,境外发债更是陷入沉寂,长达21个月没有任何一笔来自中国的高收益债券发行。

2.3快速成长期(2010年以来)

从国际环境来看,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美联储迅速作出降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应对,还推出量化宽松政策,使得美国国债收益率降至历史最低点,资金随之更多地从政府债券转入企业债券,大批中资企业纷纷亮相国际债券市场。

从国内环境来看,2015年国家发改委进行外债管理改革,推行外债备案登记制,境内企业及其境外分支机构发行1年期以上的债务工具由以前的额度审批制改为事前备案制;同时,人民银行发布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相关办法,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可在跨境融资风险余额上限范围内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外债管理政策的创新和“松绑”极大促进了中资境外债的快速发展。

3、中资企业境外债现状

3.1发行规模

2023年中资境外债新发行额约为824.1亿美元,同比减少20%。从具体分种来看,中资房地产新发行持续停滞,产业类和城投新发行大幅下跌。中资房企违约事件仍时有发生,使投资者信心持续疲弱,2023年房地产境外债发行额为37.1亿美元,同比减少0.7%;由于城投企业融资政策收紧,城投境外债发行额同比减少28.1%至299.9亿美元,而产业类企业发行额大幅减少64.8%至44.6亿美元。

3.2发行币种

美元债发行占比大幅度减少,人民币占比大幅提升。2023年中资企业发行境外债中美元债占比由2022年的84.0%下降为58.9%,发行额同比下降43.8%,录得485.8亿美元。与此同时,人民币计价的境外债占比大幅增长,发行总额从2022年的89.5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278.2亿美元。

3.3发行利率

受美联储持续加息的影响,中资境外债发行票息有所攀升。美联储在年内共加息4次,总计加息100个基点,中资境外债平均票息维持在高位5.31%,较去年增长92bp。

3.4政策解读

《企业中长期外债审核登记管理办法》自2023年2月10日起施行,取代2015年的2044号文,将备案登记制调整为审核登记制,同时加强了各方面监督与管理。2024年3月14日,发改委就《国家发展改革委尖于支持优质企业借用中长期外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明确了优质企业的条件,简化相关审核的要求和流程,保持政策的灵活度。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提高了企业,发行境外债的规范性、透明度和便利性。

4、未来展望

2024年,美国的通胀水平已经得以控制,美联储已没有加息的必要且预期将于短期内开始降息,中资企业境内债的债券收益率或将随之下行。从发行端来看,各种政策虽然简化了发行流程,但是对发债主体和监管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以城投境外债为例,最新窗口指导对城投平台的主体、收入、利润和区域等方面提出了诸多限制性要求,区县级城投发行外债原则上只允许借新还旧,预期城投境外债发行端呈收紧趋势,城投境外债或将与境内一样延续“资产荒”格局。对投资者而言,应当拓宽投资视野,及时调整心理预期,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合理把握投资机会。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