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官网发布公告,从即日起,人民银行将视情况开展临时正回购或临时逆回购操作”、“央行今日开展2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在财经类新闻中,我们经常听到“逆回购”这类的词。那么,到底什么是逆回购?什么又是正回购呢?下面我们来详细解答一下。

我们都知道,正/逆回购是中央人民银行(简称“央行”)经常使用的,对公开市场操作的手段之一,主要目的就是向市场中的一级交易商(比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或信托公司等)投放或回笼资金,调节货币供应量,从稳定市场的流动性。

1.正回购,央行以一定的有价证券作为抵押,向一级交易商融入资金,并承诺在日后再购回所质押债券的交易行为。

2.正回购到期,央行把本息一并交还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把债券归还给央行。这时候钱流回到了商业银行,因此正回购到期是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

3.逆回购,央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还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

4.逆回购到期,央行把债券归还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按照本息把钱归还给央行。这时候钱流回到央行,是央行从市场上回收流动性的操作。

为方便小伙伴们理解,下面我们举个形象的例子—“水池和水”来描述一下正回购和逆回购:想象市场是一个大型的水池(代表市场),水池中的水(代表资金)可以自由流动。

逆回购:当央行想要增加市场流动性时,它会执行逆回购操作。这时候,央行打开一个阀门(逆回购操作),向水池中注入更多的水(资金)。水池的水位上升,代表市场上的资金变得更加充裕。央行与市场参与者约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点,央行会关闭阀门,并且从水池中抽走相同量的水,连同一些额外的水(代表利息),这就是逆回购到期时的操作。

正回购:相反,如果央行想要减少市场流动性,它会执行正回购操作。央行打开另一个阀门(正回购操作),从水池中抽取一定量的水。这时,水池的水位下降,代表市场上的资金变得紧张。同样地,央行与市场参与者约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点,央行会重新打开这个阀门,将之前抽取的水放回水池,并且收回一些水作为利息。

上面这个比喻中,水池代表整个金融市场,水代表资金,阀门代表央行的逆回购和正回购操作。通过控制阀门的开关,央行可以调节水池中的水位,即市场的流动性。逆回购相当于向水池加水,增加市场流动性;正回购相当于从水池抽水,减少市场流动性。

总之,简单来说,逆回购是央行“买入”有价证券,实际上是向市场注入资金;而正回购是央行“卖出”有价证券,实际上是从市场回收资金。央行通过这两种相对立的操作,来调节市场流动性和影响短期利率。

以上,便是本期对正回购、逆回购的一些解释,希望能解答小伙伴们的困惑。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