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分享“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时聊过:经营企业的投资回报,主要决定于效率和效益两个方面。本期我们来看看财报中,有哪些比率数据可以反映企业运营能力的,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企业的运营能力,一般是指企业运用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企业运用各项资产的能力,体现在财报分析上便是各种资产的周转率,比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当然,也包括各种周转率所对应的周转周期,分、小时、天等。现在的大环境下,谁运用各种资产项目的能力越强(周转率越快),谁就更有竞争力,存活的时间会更久些。

了解了企业运营能力的基础概念后,我们来看看常见的几种企业运营能力分析的财务比率。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收入除以某项资产,便可以得到该资产的周转率。比如,用收入除以总资产,就得到了总资产周转率;收入除以应收账款,便是应收账款周转率……等。这些比率的常见定义和公式,简单罗列如下,各位小伙伴们也可以自行搜索,讲解介绍这些比率的资源一堆堆……。

总资产周转率:企业一定时期内的业务收入净额比上平均资产总额,数值越大,说明企业总资产的周转越快,其销售能力越强。

应收账款周转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销售收入除以平均应收账款,表示企业在此周期内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平均次数,数值大小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速度。若以时间表示,便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它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权利开始,到收回款项并转化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计算公式:365除以应收账款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用企业销售收入除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它反映企业全部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数值越大,流动资产周转得越快,企业可以节约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用企业年产品销售收入净额除以固定资产平均净值。它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情况,衡量企业对固定资产利用效率。数值越高,说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率越高,利用效果越好。

存货周转率:用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成本除以平均存货余额。它反映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也即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从而促使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当我们计算出上述资产的周转率后,便可以了解了企业对于各类资产项目的运营能力如何。而且,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资产的周转率,来计算各种资产的周转周期,更加直观了解企业的运营能力。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让各位小伙伴更好理解这些周转率反映企业运营能力的用处。

比如说,企业营业收入4300万元,应收账款1300万元,按照上面介绍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得到:4300÷1300=3.3次/年,说明企业一年的应收账款周转3.3次,也就是一年有3.3次应收账款变成现金。应收账款周转一次的时间大约是4个月(360天÷3.3=109天,约为4个月),这就意味着企业从卖出产品,到收回所有款项,大概需要4个月的时间。

再比如,用3100万元的销售收入净额,除以500万元的固定资产平均净值,可以得出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为6.2次/年。这说明企业的存货一年中要周转6.2次,平均每隔58天(360÷6.2)周转一次,也就是说,从采购原材料到卖出产品,这家企业需要58天的时间。

OK,其他周转率的示例计算,各位小伙伴可以自行寻找企业财报进行计算印证,实际操作一番,还是很能加深印象的。

总之,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我们在阅读上市企业财报时,通过对一系列的周转率计算,可以比较直观、立体地了解企业运用各种资产的能力水平,也就是企业的运营能力情况。同时,在计算分析这些周转率指标时,注意一些异常指标,找到异常背后的原因,让自己对拟投资的标的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有所了解,降低我们的投资风险,记住:“分析财报,是用来排除风险企业的”。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