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理解市场规模
从定义来看,市场规模可以简单理解为一定时间内,某一产品或服务,在某个范围内的市场销售额。当销售额数据难以获得时,也可用投资金额、用户数、管网长度等业务数据进行替代。
从分类来看,市场规模可分为可获得市场、已存在市场和潜在市场。
可获得市场指,你能拿下多少市场份额?企业市场规模有多少?
已存在市场指,有多少需求已经被满足?当下市场规模有多大?
潜在市场指,潜在需求有多大?空间天花板和空间上限在哪里?
举个例子:假设2023年,海天味业营收200亿元;当前,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为5000亿元,对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调味品市场还有较大增长空间,预计未来会增长至8000亿元。其中200亿元为海天味业的可获得市场,5000亿元为已存在市场,8000亿元为潜在市场。
二、为什么市场规模很重要
1、吨位决定体位,小行业不可能长出大企业,投资与创业需要瞄准长坡厚雪行业。
2、通过当前市场规模与未来市场规模的对比,测算行业未来增速,进一步推算企业未来增速,高于、持平或低于行业增速,以此来制定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注:线性逻辑下,基于资源和能力出发的战略规划;非线性逻辑,基于机会出发制定战略规划,倒推能力的建设与培养)
三、预测市场规模的具体方法
1、预测的前提:明确市场的含义,回答市场究竟在哪里。比如咖啡行业,如果把咖啡行业从业者定义为“卖咖啡的”,那它的市场就是多少人认可咖啡的口味并愿意支付的价格。但对于星巴克来说,它不仅售卖咖啡,更多的是提供第三方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说,星巴克的市场规模除了咖啡之外,还包括解决了多少第三方空间的需求。
2、预测的底层逻辑或思考出发点:市场规模=销售数量*销售价格。任何市场规模测算方法,最后都绕不过这个公式,明白底层逻辑后,只要对核心假设做出合理推测就能得出结论。
具体的预测方法:
1、傻瓜式:直接引用券商研报或者咨询报告上的市场规模预测数据,优点是简单方便,缺点是只有大数,不清楚数据底层测算逻辑,只能做基本判断。
2、自上而下式:自上而下是指从大数到小数的过程,具体测算时又可以划为三种类型。
市场规模=历史市场规模*(1+未来增速)的n次方,该方法预测的关键是增速,一般取过去5-10年的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速并与GDP增速做对比(快于、持平、慢于GDP增速;快于、持平、慢于GDP2倍增速)。
市场规模=对标成熟市场当前发展阶段市场规模,该方法核心是找到美国、欧洲、日本等发到国家的数据,且需要论证类比的合理性。
市场规模=大市场规模*当前市场份额占比,该方法核心是确定当前市场份额,基本上需要通过实地市场调研确定。
3、自下而上式: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反,是通过小数见大数的过程,具体测算时可分为四种类型。
市场规模=若干个细分市场的加总,该方法核心是若干个市场相互独立,差异性较强,如调味品食品可分为酱油、食醋、耗油等调味品,把各个细分调味品加起来就是整个调味品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需求人数*渗透率*目标市场产品单价,该方法适用于行业供大于求的情况,如中国电影市场,经过长时间的屏幕布点,电影院线已经基本覆盖了各大主要城市,此时电影市场规模,更多是用需求人数*渗透率*单价计算,而非用屏幕供给率来算。
市场规模=供给产能*产能利用率*目标市场产品单价,该方法适用于行业供小于求的情况,供给在行业中起决定性因素。
市场规模=样本市场规模类比,该方法适用于成熟稳定的市场,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得某一个样本市场的市场规模再通过一定比例推算总体市场规模。
四、几个心法
市场规模预测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过程,不同的人估算的市场规模必然有差异,经常可以看到,市场上不同机构对同一个市场的规模预测不同。因此,在市场规模预测过程中,除了掌握测算方法时,还需遵循一定的原则:
1、模糊的正确大于精准的错误
2、行业规模是动态演变的
3、行业(市场)规模是分层的
4、需要判断行业供需情况
5、交叉验证,逻辑通顺,没有绝对的正确
6、关键假设需要辅以线下调研
7、最简单省事的方法是从研报、咨询报告上获取市场规模数据
8、无论何种方式得出的市场规模,核心是要回答未来规模够不够大,企业到底要不要进的问题
以上,欢迎大家进行补充与探讨。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