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分析了“其他应收款”,本期我们来看看“存货”可能会存在哪些舞弊的情况。
在财务报表中,存货是指企业为了销售、在生产过程中或用于经营目的而持有的物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和委托加工物资等。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管理对企业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有直接影响。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上市企业存货明细和一些概念。
大部分投资者都比较关注一个指标,那就是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Days Inventory Outstanding, DIO)是一个衡量和管理存货效率的财务比率,它表示企业在一年内将其存货周转一次所需的平均天数,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其中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平均存货为(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或者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销售成本×365天。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上市公司存货管理的效率,以及存货资金占用的水平。存货周转天数越低,说明企业的存货周转越快,资金占用在存货上的时间越短,存货管理效率越高。相反,存货周转天数越高,说明企业的存货周转越慢,资金占用在存货上的时间越长,存货管理效率越低。
不过,仅仅看存货这一大项还不行,我们还要分析存货的明细构成,如原材料、库存商品、发出商品、消耗性生物资产(主要为一些药品行业,它是指上市公司为了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比如生长中的作物及存栏的牲畜等。)、开发成本(一般信息类公司,可能会有减值风险)等。
有些上市企业可能会披露某几项主要产品的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根据这些指标我们可以对其商品的产销及库存有更直观的了解,甚至我们还可以大体推算出当期商品单价及库存单位成本等。
存货跌价准备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指标。存货跌价准备是上市企业为应对存货价值下降而提取的准备金。如果企业未提取或提取不足,可能导致存货价值被高估,从而影响企业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如果不太理解存货跌价准备这个概念,你可以想象一下,你有一个水果店,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这些水果就是你的存货,就像它们是你的宝贵商品一样。但是,水果有时会变质,如果放得太久,它们就会不再新鲜,变得不那么值钱了。为了避免因为水果变质而损失太多钱,你可以在水果开始变质之前就预留一些钱,就像是放在一边的“急救包”。这样,如果水果真的变质了,你就可以用这个“急救包”来补偿你的损失,不会让你的钱包受到太大的打击。在现实生活中,上市公司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他们的存货,比如商品或原材料,有时会因为各种原因变得不再值钱,比如过时、损坏或者市场需求下降。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公司会提前设置一个“急救包”,也就是存货跌价准备。这样,如果存货真的贬值了,公司就可以用这个准备金来减轻损失,保护公司的整体财务健康。
总之,存货是上市公司运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作为一名投资者,我们可以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库存周转天数/周转率、存货跌价准备及存货结构明细等进行分析,让自己对拟投资的标的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有所了解,降低我们的投资风险,记住:“分析财报,是用来排除风险企业的”。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啦,祝好,感谢各位。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