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分享“如何判断公司是否缺钱”,我们可以瞅瞅公司的负债有多少,短期负债有多少,有息负债有多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多少等。本期我们来看看股市中常说的“高转送”是什么意思,有哪些“陷阱”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给股东送股,应该是一件好事,虽然送股不像现金分红那样来的实在,但总比公司一毛不拔要好。何况,每次上市公司宣布“高转送”后,股价也会大幅上涨,说明市场也是欢迎公司“高转送”的。那么,为啥证监会对“高转送”方案列入监管范围,为啥我们要警惕“高转送”的陷阱,这里的“陷阱”到底是啥?下面,我们从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说起,来理解公司的“高转送”。

前文分享过“所有者权益”,它又称为股东权益,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净资产”(总资产➖总负债)。它主要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其他综合收益、少数股东权益等科目。下图为格力电器2024年半年报展示的“所有者权益”:

格力电器2024年半年报展示的所有者权益

①股本,又成为“实收资本”或“注册资本”。如果一个公司的股本,在年初和年末的余额相同,说明这一年公司没有发生送股、增股、增发等行为。这是最简单的,判定公司有没有“高转送”等方法。

②资本公积,它是指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因为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例如,公司注册资本是1亿元,但股东出资5亿元,多出来的4亿元便是资本公积。资本公积可以用来转增股本,但不能用来分红本期所说的“高转送”中的“转”,指的就是资本公积来转增股本

③盈余公积,它是指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具有特定用途的收益积累。

前期的文章分享过“企业经营获利以后,利润通常会按照下述顺序操作:首先,弥补公司以前的亏损;其次,按照当年税收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再次,由股东自行决定是否提取及提取多少任意盈余公积;最后,决定是否向股东分配利润。”

④未分配利润,公司提取完盈余公积后,剩下的便是未分配利润。它的自由度很高,股东可以自行决定用途。上市公司用盈余公积或未分配利润送红股,就是指“高转送”中的“送”

特别注意:前面说的“转”增股票和这里的“送”股,表面上来看都是给股东分配股票,但是有区别的——用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时,公司并不是对利润进行分配,而是把股东投入的资金在不同的科目间进行调整,在税务局看来,此种情况是不需要扣税的;用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送红股,则被看成是对利润的再分配,需要支付所得税的。还有一点,送红股的前提是公司有盈利,而且送股后的盈余公积不能低于注册资本的25%;用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则不需要考虑公司是否有利润。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知道企业“高转送”是从哪些科目产生的“转”、“送”。对于上市企业而言,“高转送”表明公司对自己业绩的持续增长充满信心,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市场形象。但一些“坏心思”的公司,通过“高转送”来降低股价,减持前通过市场的宣传营造氛围,让股票连续上涨,从而让大股东、董事及公司高管等人员高位减持套现。因此,不是所有的“高转送”都是美好的,那些控制不好“转”、“送”的度,脱离本来目的“高转送”行为,会沦为少数人牟取私利的工具,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需要我们擦亮双眼,提高警惕,避免落入“高转送”的陷阱。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