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PMI?

PMI(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采购经理人指数,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领域,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PMI与GDP具有高度相关性,且其转折点往往领先于GDP,因此该指标被视为评估经济状况最可靠的领先指标之一

PMI信息量大。作为“判断经济扩张与收缩”的晴雨表,PMI分项涵盖了反映总需求的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指标,反映生产的生产、从业人员、采购量、进口、供货商配送时间、进口等指标,反映库存的产成品库存、原材料库存指标,反映价格的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等指标,从需求到价格,从价格到生产,从生产到库存,反映的经济信息非常全面,可以为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分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以及管理企业经营活动等提供重要且具有指导性的依据。

PMI时效性强。PMI公布较早,官方PMI在每个月最后一天发布当月值,而其它常用的宏观数据多在次月中旬才公布,比较而言,官方PMI的时效性更强。

二、制造业PMI

制造业PMI通过抽样调查而来,样本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3200家样本企业,每个月22-25日,通过样本企业的采购经理或主管企业运行的负责人填写调查问卷进行数据采集。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问卷如下:

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问卷

PMI共有13个分项,分别是生产、新订单、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新出口订单、进口、采购量、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产成品库存、在手订单、生产经营活动预期

制造业PMI共有13个分项

制造业PMI的计算公式为,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30%+生产指数×25%+从业人员指数×20%+(100-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15%+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10%

也就是说,构成PMI计算公式的只有5个指标,其余8个分类指数并不是制造业PMI的组成。

三、非制造业PMI

与制造业PMI类似,非制造业PMI同样来自抽样调查,调查范围涵盖了非制造业的43个行业大类,4300家调查企业。非制造业PMI是有着“商务活动、新订单、新出口订单、积压订单、存货、中间投入价格、收费价格、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业务活动预期”等十个业务的指数。非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问卷如下:

非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问卷

但非制造业PMI并没有合成相关的指数,我们通常说的非制造业PMI,实际上是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这个分类指数。非制造业PMI又分为建筑业PMI和服务业PMI。

非制造业PMI分项

把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加权,就可以得到一个新指数:综合PMI产出指数。综合PMI产出指数的目标是要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况,这个指数从2017年开始编制,2018年1月正式对外发布。

综合PMI产出指标=制造业占GDP比重×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占GDP比重×非制造业PMI

四、PMI的分析框架

1、总体分析

首先,PMI调查结果反映的是本月比上月的变化,因此PMI指数本质上是环比指标,结合当期值相对于前值的边际变化,可以得出四种情况:

当PMI>50%,且当月比前值高时,表明经济总体扩张,且扩张的速度在加快。

当PMI>50%,且当月比前值低时,表明经济虽然仍处于扩张阶段,但是扩张的节奏放缓,经济边际上有下行压力。

当PMI<50%,且当月比前值高时,表明经济虽然在收缩,但是在逐步好转,经济正在复苏,有否极泰来的可能。

当PMI<50%,且当月比前值低时,经济有加速收缩的趋势,处于明显的经济下行阶段。

2、分项分析

分项分析包括需求、生产、采购和库存四个维度。

维度一:需求分析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的趋势往往是由需求驱动的,企业的存在是为了利润,要利润得先有订单。在PMI里包含需求的分项有三个:新订单、新出口订单以及在手订单。

新订单反映的是内需的变化,新出口订单反映的是外需的变化。在手订单,指的是企业已经承接了,但目前还没有交付客户的产品订货数量。

维度二:生产分析

生产主要为生产指数,从PMI的构成看,生产指数权重占比为25%,是最重要的分类指数之一,仅次于新订单。生产指数有一定的季节性,这是首先需要关注和调整的,因为有时候容易把季节性波动当成趋势。

PMI新订单指数和PMI生产指数的差,可以近似看做是供需关系的缺口,当需求好于供给,产出品价格会上涨,当需求弱于供给,产出品价格下跌。因此,PMI新订单指数和生产指数之差和PPI环比具有一定的同步性。

维度三:采购分析

一般来说,当需求好、生产旺的时候,企业会加大采购的力度;当需求不好、生产弱的时候,企业会减少采购,主要目标放在消化库存上。

强劲的需求和生产会反映在价格上,当需求比供给强,显然会推高产出品价格,也就是出厂价格指数。根据该指数的变化方向,可以判断PPI环比变化方向。同时,需求旺盛也会推高原材料购进价格。

维度四:库存分析

库存包括产成品库存和原材料库存。

当产成品库存往下,原材料库存也往下,意味着企业不仅减缓了采购的速度,企业还在降价处理仓库中的库存,对应主动去库存周期。

当产成品库存往上,原材料库存往上,意味着企业不仅加快了采购速度,还不断往仓库中补库存,一般只有在需求好并且企业预期未来需求也会好的时候,企业才会这么做,对应主动补库存周期。

当产成品库存往下,原材料库存往上,意味着企业在加快采购的速度,同时企业仓库的产成品不断被售出,对应被动去库存周期。

当产成品库存往上,原材料库存往下,意味着企业在减缓采购力度,同时由于生产惯性,产成品库存还在累积,对应被动补库存周期。

五、PMI分析的注意事项

剔除季节性因素影响: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企业的生产、订单、从业人员、原材料库存、供应商配送时间等呈现季节性波动。为了消除季节因素的影响,保证月度数据的可比性,国家统计局按照国际通行办法对PMI进行了季节调整,春节期间,PMI已剔除经济因素。但事实上,虽然经过季调处理,但PMI指数仍然残留了季节性特征。比如,3月PMI往往会出现明显上升,然后4月回落,9月PMI往往也会出现明显上升,10月回落。因此,判断PMI高低时要结合季节性均值,进行同比。

以上,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