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分享了“净利润≠挣到钱”,本期我们来看看如何快速阅读上市公司财报中的利润表,以及该部分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
利润表,是一张比较简单的表,我们拿到上市公司的利润表后,主要关注四个要点就好,即营业收入、毛利率、费用率、营业利润率(注:为了更好的理解公司经营业绩情况,利润表可以结合其他报表配合来看),下面我们逐一来分享一下每个要点情况。
营业收入
它展示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对于投资者来说,我们首选的是那些一直增长的企业,过去增长,现在增长,可预见的未来依然保持增长。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增长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潜在需求(客户)增长、市场份额扩大、价格提升。对于这三种增长方式,我们需要评估其可靠程度:
投资者在分析企业营业收入增长时,除了要看绝对数增长外,还要看其增速是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对于那些营业收入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我们可以认为其市场份额在逐渐扩大,企业是行业中的强者。反之,意味着企业在某些方面的竞争优势正在“消失”,也可能意味着市场出现了更强的竞争对手。
毛利率
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就是毛利润,而毛利润÷营业收入=毛利率。对于毛利率高的企业,意味着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产品的替代品较少或替代的代价很高。反之,低毛利率企业意味着产品或服务被替代品替代的可能性很高或替代代价很低,当其价格有稍微提价变动,都有可能导致客户放弃购买。因此,作为投资者,我们尽可能选择高毛利率的公司。那毛利率衡量的大致参考值是多少呢?根据市场大多数专业投资者经验判断,一般毛利率能够保持在40%以上的企业,通常具有较好的、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费用率
财报中的“费用”,一般习惯称为“三费”,即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费用率是指费用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费用率可以作为投资者排除企业的参考指标:如果企业的费用率过高或费用率剧烈变化的公司,就需要引起警惕。
一般情况,销售费用高的企业,其产品或服务自身没有太多市场优势,需要通过“营销”才能完成销售,也就是“有促销才有销售,没有促销销售立刻下降”。反之,销售费用比较低的企业,可能意味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本身具备市场竞争优势,容易引起购买者的重复购买,甚至是客户自发分享、传播。管理费用通常应该保持增幅等于或小于营业收入增幅。如果发现上市公司出现管理费用增幅大于营业收入增幅情况,需要查出明细,挖掘原因;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出现,最保险的做法是远离。
营业利润率
我们在第61期分享过营业利润,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在营业收入占比,体现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营业利润率越大越好,比如像贵州茅台,营业利润率可以高达70%左右。对于营业利润率的分析,除了看数字大小之外,我们还要对比历史变化情况:上升了,是因为售价提升、成本下降,还是因为费用控制得力。同时,也要思考几个问题:
①提价会不会导致市场份额下降;
②成本下降,是全行业一起降,还是本公司自个降,原因是什么;
③降本是一次性影响,还是持续影响;
④费用控制,有没有伤及到公司核心团队战斗力,是一次性费用减少还是永久性的费用减少;
⑤竞争对手是不是也采用同样的行动。
以上,是阅读财报中“利润表”关注的四个要点情况介绍。作为一名投资者,掌握着利润表的这四点还不算,最最重要的是:确认净利润是不是变成了现金回到公司账上,因为“净利润≠挣到钱”。判断的方式:可以用现金流量表中“经营现金流净额”与利润表中“净利润”的比值判断,比值越大越好,持续大于1的企业,代表企业净利润全部或大部分变成了真实的现金,回到了公司账上,这样的企业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总之,我们在阅读上市企业财报中的“利润表”时,结合其他报表一起分析企业经营情况,对上市公司的此科目可能存在“潜在风险”情况逐一排查,甚至排除。让自己对拟投资的标的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有所了解,降低我们的投资风险,记住:“分析财报,是用来排除风险企业的”。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