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分享“战略选择及执行对财报数据影响”中,我们说“无论是牺牲效率换效益的差异化战略,还是牺牲效益换效率的成本领先战略,企业的最终目标都是一样的:获取高投资回报率”。既然企业追求高投资回报,那就不得不考虑投资成本。本期我们就来聊聊投资成本如何计算及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
我们知道,投资一家企业,除了企业股东外,还有银行这一类的债权人。“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不对,是“拿人钱财,付人利息”。拿了银行的钱,企业必然要付出一些成本;拿了股东的钱,就要给股东分红的。然而,分红是企业自愿行为,要不要给股东分红,可能就要看企业的“心情”啦。
如果不分红,用股东的钱似乎没有成本的。No,如果你这样认为,可能就错了。实际上,企业用股东的钱不仅有成本,而且成本还可能很高。咦?为啥?是不是有点懵?下面我们来解释一下。
这里要提到一个概念:机会成本。它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种选择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是本次选择决策的机会成本。
有了机会成本的概念,作为股东,我们把钱投给一家企业也就意味着放弃了把这笔钱投给另一家公司的机会。那么,另一家公司可能赚到的钱就是我们投资这家企业的机会成本。正因如此,股东一定会要求自己投资的这家企业所获得的收益要比他投资别家企业获得的收益多,也即投资的收益要大于成本。
可能你会说:分不分红,看企业自愿。不给,股东又能拿企业怎样。很简单,你不是没法给股东提供回报吗?牛哄哄地不行?那好,我撤资走人。因此,企业为了继续下去,不得不给股东提供回报。当然,提供的回报可以是分红,也可以是帮股东提升公司的股价,亦或者提高股东在企业享有的股东权益价值等。
说了一堆,那投资成本到底怎么计算呢?其实,只要我们找到投资其他公司能赚多少钱,心里就有答案了。这里的“其他公司”,不是随便找个企业就行,而是和我们投资的公司“半斤八两”、不相上下。很显然是同行业的公司。但同行业的公司很多,用哪个公司为准呢?这里,我们用该行业的平均值可能最合适。用行业平均盈利水平,来衡量企业用股东的钱的成本。
另外,上面我们说了,除了股东投钱给企业,还有银行一类的债权人,它们的资本成本就是企业所付利息成本,也就是贷款利率。
这样的话,我们计算两者的加权平均值,便得出企业的资本成本或投资成本来了。举例说明一下,方便小伙伴们理解。
比如说,一家公司有40%的投资资本来自债权人(银行等),有60%的投资资本来自股东。债权人的贷款利率为7%,企业所处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约为12%,那么该公司的投资资本成本为:40%×7%+60%×12%=10%,这就是投资该公司的投资成本。
以上,是今天和各位小伙伴们分享的“投资成本如何计算”。当然,这种方式只是一种粗略估算,还有其他的计算方式,感兴趣的小伙伴可自行查找。
其实,不管是哪种计算方式,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我们懂得如何衡量自己投资企业的成本,将自己的筹码放在投资回报率最大的资产上。同时,也要提防那些“伪装”分子,降低我们的投资风险,记住:“分析财报,是用来排除风险企业的”。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