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生意场上,不要做亏本的买卖”。可在现实环境中,有些生意即使亏本,企业也要做,为什么呢?本期我们就从“财报数据分析”的角度来聊聊这个话题。
上期我们分享过“财报产生的逻辑框架”知道,一家企业从成立到持续经营需要投入很多成本,其中最主要是生产成本,比如人工、原材料、水电气开支、厂房设备折旧等等。生产成本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变动的,叫作变动成本,它会随着企业产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一类是固定的,叫作固定成本,它在一定范围内,无论企业产量多少,数额都不会发生变化。
知道了变动和固定成本的概念,显然,原材料属于“变动成本”,而“厂房设备折旧”属于“固定成本”。人工呢?它属于何种成本?如果企业支付给员工的是固定工资,那么人工便应该属于“固定成本”;如果企业采用“计件”方式支付工资,那么人工便属于“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对一家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比如上期中的例子,甲公司生产一件产品的变动成本是60元,固定成本是40元,也就是说这家企业生产一件产品的成本为100元。现在有一个客户给甲公司下了一批10万个的订单,订货单品的价格为80元。如果你是甲公司的老板,你会接受,还是放弃呢?心里有答案了吗……好的,在你说出答案前,我们先来算算账:
①接受,10万个按照100元算为1000万元,按80元交易,那么意味着每件产品要亏损20元,这批订单亏损200万;
②不接受,分摊到每件产品的固定成本40元是需要支付的,也就是说需要支付10万×40元=400万元。
通过上述计算,我们可以清晰知道:无论接不接受这笔订单,每个产品都注定要承担40元的固定成本,也即亏损40元。是亏损200万,还是400万,选择接受还是不接受,想必你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通过上面的例子分析,小伙伴们应该理解了“为啥有些生意明明知道是亏本,也要去做”的原因,因为你不去做,可能亏损的更多。
总之,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当发现企业一些“异常性”的决策行为时,我们需要分析该行为现象背后可能存在的各种情况,而不要盲目认为“异常,便是风险”。我们要“多看一二,少些武断”,从而让自己对拟投资的标的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有所了解,降低我们的投资风险,记住:“分析财报,是用来排除风险企业的”。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