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分享了“应收票据及账款”,本期我们来看看上市公司财报中经营类资产的预付账款及其他包含什么科目,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

预付账款,是预付给供货单位的购货款或预付在建工程价款等。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经常需要预付大量款项给自己的供应商,一般说明这家公司在商业生态链上地位不高或信用不好。相反,一家公司长期存在大量的预收款项,说明公司产品供不应求或在商业生态链上地位较高或信用较好。另外,预付款项可能成为上市公司财报造假的重要资金出口。如果你关注的企业的预付款项大幅增长(超出正常情况),尤其是预付工程款、预付专利技术或非专利技术的采购款大幅增加,我们需要警惕:企业是不是通过预付款流出资金,然后再以购买公司商品或服务名义回流,虚增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还有,需要注意预付款的时间问题,长时间挂账的预付款,可能并不是采购什么,公司而是以此名义挪用上市公司资金(常识下,很少会有公司傻到本来不着急要货,却提前很久支付大笔钱出去)。因此,投资者需要持续关注上市公司每年预付款占营业收入或营业成本的比例,如果比例发生大幅波动,需要找到合适理由,没有合理解释,建议做排除处理。

应收利息,是指公司持有各类债权期间应该收到但还没有收到的利息;

应收股利,是公司持有其他公司股权期间,持股对象已宣布分配方案但还没有实施分红。

其他应收款,可以理解为上市公司财报的“垃圾款”,所有与主营业务无关的应收款,都会放在这个科目里。一般来说,主要包括赔款、罚款、替职工垫付的水电费、医药费、房租以及车间、科室或个人借支的备用金等。该科目可能成为上市公司隐藏短期投资收益、转移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私设小金库,也可能用来隐藏利润或费用,调节报表。因此,如果你发现上市公司账上本来就没有几个钱,还容忍有大量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账款存在,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公司应收造假,原因很简单:你自己都穷的揭不开锅了,哪有大把钱借给别人呢?

长期应收款,它主要包括两种:一是,企业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款项;二是,企业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递延方式分期收款,表面上看是买家分期付款购买商品,应付款应该是约定了利息。如果没有明确利息,考虑金钱的时间成本,买方付款总额应该明显超过商品的公允价值。

总之,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我们在阅读上市企业财报经营类科目中的“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等”时,明白这些科目产生的原因,来源及去处。要明白这些科目背后代表的含义:公司在商业地位高低及话语权等。同时,我们还需要对上市公司的这些科目可能存在的各种情况进行逐一分析排查,看看它是否存在“猫腻”及造假行为,让自己对拟投资的标的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有所了解,降低我们的投资风险,记住:“分析财报,是用来排除风险企业的”。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