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中国证监会承担着维护资本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责,因此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公司、债券发行人及其相关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在市场上的行为是受到监管部门监管的。

当上述市场参与主体存在异常行为时,证监会对异常行为主体发出相关函件,通常是为了监管、警示或指导行为主体的行为,确保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证监会函件类型及其含义:

1、关注函    它属于问询函件的范畴,一般是上市公司出现了异动情况(比如股价异常波动等),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异动情况表示关注,并希望上市公司就相关问题作出答复。通俗来讲就是:”你最近变得不太正常呀,是不是“发烧”啦,“感冒”啦,“严不严重”,你要有啥情况,及时和我说哈,我很担心你,知道吗?”。这种函,一般说明上市公司没啥问题,通常起到提示和督促的作用。

2、问询函    它带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主要是监管部门发现了一些疑问,需要上市公司就财务报表、增发、重大资产购买与出售、并购重组、重大媒体舆情等做出重点说明。这种类型函,在市场上比较普遍,重点是要看内容。如果上市公司本身存在财务造假嫌疑或有比较大的经营风险可能,作为投资者就要小心一些。尤其是那些本身有问题且不配合的公司,很有可能被ST,建议投资者做“排除”处理。通俗来讲就是:“你是不是一直在“骗我”,我都看到你露出“尾巴”了,我要你必须给我一个合理解释,不解释是吧,那好,我们分手吧,你就是一个“大骗子”、“渣男” ”。这种函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要求上市公司补充披露相关信息,核实相关问题,并履行披露义务。

3、警示函    它通常是指出上市公司或其相关人员在规范运作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严重到构成行政处罚的程度,如果上市公司在规定的回复时间内并未做出有效披露回应,也没有向交易所申请延期,那么该上市公司会被出具警示函。警示函的目的在于提醒和警示,促使上市公司或相关人员注意并改正相关问题,以避免未来发生更严重的违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你出轨了,你向我保证:以后不再和她来往,限期2小时给我写保证书!什么?还没写。我口头(书面)警告你:如果你不在今天内写好,我们离婚,哼,垃圾”。这种函的性质更偏向于提醒和预防,要求违规企业限期改正,整体来说风险没那么大,具体要看具体的内容情况。通常在上市公司存在下述行为包括但不限于:①违规减持股份;②占用上市公司资金;③信息披露不全或不及时等。

4、监管函    它属于监管级别的函件,通常意味着上市公司已经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情节较为严重。通俗来讲就是:“你做的那些破事,我之前就警告过你,你不知悔改,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我的底线。我管不了你,会有人来管你的,咱们法庭上见,哼,无耻至极”。这种函的性质要比警示函严重的多了,主要用于对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进行认定、公开和警示。如果监管的内容涉及公司的主营业务,别犹豫,直接剔除。

5、监管工作函    它是指对违规的上市公司如何整改提出指导措施。目的在于指导上市公司如何整改已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监管要求和建议。 通俗来讲就是:“上述判决你是否服从?服从是吧,好的。从现在开始,你在里面好好反思,按照下述实行条例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争取早日出去,得到你的家人对你的谅解”。 这种函的性质更偏向于指导性,更多是对违规企业如何整改的具体行政指导。

6、立案调查    它是指监管部门对涉嫌违反法律法规的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中介机构或其他市场参与者进行的一种正式调查程序。一旦证监会决定对某个市场主体进行立案调查,意味着监管机构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证据或信息,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深入调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违法行为。通俗来讲就是:“我们已经掌握你的所有出轨证据,请你接受我们的调查。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会作为呈堂证供的。人在做天在看,自作孽不可活啊,哼,活该“。这种函(或通告)意味着上市企业大概率是出问题了,而且证据确凿,抵赖不掉的,别犹豫,赶紧远离。

以上这些函件,是证监会和交易所用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重要工具。上市公司在收到这些函件后,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回应,并对外公布相关信息。而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我们在阅读这些函时,看看函的内容是否对企业经营有影响,而且还要看上市企业对函件的态度及整改情况。对那些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企业,坚决排除,记住:“分析财报或其他函件,是用来排除风险企业的”。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