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分享了“财务指标分析中的安全性分析”,本期我们来聊聊“管理层能力分析”,看看这个指标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

管理层能力分析,也就是对企业运营能力的分析。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来分析判断企业管理层的运营能力水平,看看他们在一个固定周期,对企业资源的利用次数。下面,我们一个指标一个指标的来说明:

①应收账款周转率    这个指标的高低反映了企业在一个固定周期内应收款转化为现金次数的多少。比率越高,说明每次拖欠的应收账款回收速度越快。但如果比率太高,说明企业的销售条件比较严格,可能会因此失去部分潜在客户的可能。同时,分析该指标的历史数据,看企业的营业收入增加的同时,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上升还是下降。如果是下降,说明企业有放松销售政策的因素,从而带来企业营业收入的增加;相反,营业收入增加,伴随着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的稳定或上升,意味着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是可靠的、值得信赖的。

计算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平均应收账款=(期初应收账款总额+期末应收账款总额)÷2)。

②库存周转率    这个指标反映了企业库存利用情况如何。一般情况下,库存周转率越高,存货占用的资金越少。但如果该指标太高,意味着企业产品可能会出现“供应脱节”、“市场无货”等情况,从而影响企业的营业收入。合理的库存周转率,应该是: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保持最小库存量。另外,使用该指标评估企业的运营能力时,需要考虑企业产品特性和销售模式,有些企业的存货可能贬值,比如给苹果手机配套生产的配件;而有些企业的存货不会贬值,比如白酒企业生产的白酒。

计算公式: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总额+期末存货总额)÷2)

③固定资产周转率    这个指标衡量企业厂房和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比率。它反映的是企业属于“轻资企业”,还是“重资企业”。关于轻资/重企业的介绍,我们在前期分享过,大家可以翻看资产负债表的“另类”分法

计算公式: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净值

④总资产周转率    这个指标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如何。该指标越大,说明同样数量的资产,产出更多的销售收入;或者,同样的销售收入,占用更少的企业资源。总资产周转率越大,反映企业管理层资产运营能力越强。

计算公式: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

总之,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一些财务指标,来评估目标企业管理层能力水平。在理解各类运营指标数据来源的同时,对于指标的异常现象,还需要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合理解释,看看异常指标背后是否存在“猫腻”,让自己对拟投资的标的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有所了解,降低我们的投资风险,记住:“分析财报,是用来排除风险企业的”。

特别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配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信息
picture loss